最新公告

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【新聞分享】吳家誠教授 談染燙頭髮的風險

【新聞分享】吳家誠教授 談染燙頭髮的風險
(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15年12月13日電)年輕人為了愛美,喜歡為自己頭髮上色,老時為了留住青春,不得不掩蓋擾人的白髮,但「染髮」的風險時而有聞,到底該不該染?如何染才安全?
毒物專家同時也是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博士告戒大家,在染髮過程所使用的染劑大多有毒性的健康風險,當然年紀大的人、懷孕的婦女、生病用藥的人,更不應該輕易進行燙染髮的行為,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與影響;如果真要染燙,盡量拉長間隔時間,或者選用全天然染料,如馬鈴薯皮,或者是特殊花卉的沸水萃取溶液。
吳家誠認為,隨著時代與人們想法的改變,許多人現在仍然常為頭上的三千煩惱絲煩惱,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染髮產或護髮產品琳瑯滿目,從這些產品的外觀與標示,很少有人更正的知道其中所潛在的問題,甚至健康風險。
吳家誠分析,人類頭髮的髮色、形狀、其生長速度,絕大多數的決定因素來自遺傳基因,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時候,頭髮髮幹橫截面比較正圓形的,通常是直髮,偏向橢圓形的頭髮,比較容易呈現波浪狀,而偏向扁平型的頭髮,比較容易產生捲曲的形狀。頭髮的生長速度,多半決定於頭髮毛囊裡面的生化受體(EGFR),所以當頭髮的毛囊受傷或阻塞的時候,當然會影響到頭髮的生長速度與密度。
人類在逐漸老化,或者是健康狀況不佳,甚至生病用藥的時候,頭髮都容易直接反映出健康的狀態;許多人也因為年紀漸長,頭髮灰白而用染髮的方式,設法留住一份青春。實質上,在不了解染髮過程時,所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,對於身體狀況欠佳,或是身體老化,甚至對於懷孕的婦女,都是相當危險的事。
在染髮的過程當中,必須先用氧化劑,通常是過氧化物,把原來頭髮的髮色素破壞,再用鹼性的物質,通常是含有氨的化學物質,解開頭髮的組織結構,然後在這些被解開的頭髮組織結構裡面,灌入含有兩個胺基的化學物質,像是對苯二胺(PPD),或是雙胺基甲苯等,接下來,然後用不同的耦合化合物,與前述的胺類化合物進行耦合作用後,再進行最後的氧化反應,以產生偶氮染料(Azo-dyes),實際上來說,耦合化合物的種類,決定所產生偶氮料的顏色,也就是頭髮經染後的顏色,這一序列的做法,其實是把我們的頭髮與頭部,當作生產偶氮染料的化學反應槽。
在染燙頭髮的過程,也可能使用到含有重金屬的定色劑,如醋酸鉛等。然而,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對於染髮的過程,以及所使用的各種藥劑,及至最後所產生的染料,通常無從得知其相關的資訊,以及健康風險上的影響,這是如同在不知道風險的情況下,去進行可能危險的工作。
他強調,在染髮過程中,所使用的胺類化合物、過氧化物、耦合化合物,都有毒性的健康風險。所產生的偶氮染料,在還原的條件下,容易產生毒性的有機胺,有些有機胺具有相當的致癌性;在氧化的條件下,偶氮染料可能轉化成為偶氮陽離子,具有很強的嗜電子能力,能直接攻擊身體細胞及組織,與細胞內的DNA,其毒性機制不容小覷。
吳家誠建議,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,不必嘗試改變頭髮的顏色與形狀,當然年紀大的人、懷孕的婦女、生病用藥的人,更不應該輕易進行燙染髮的行為,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風險與影響;當然對於執意要進行染髮的人,也最好充分了解染髮時所使用的各種藥劑、染髮的過程、還有染髮的環境條件,是否會造成不良後果的擴大與加重。習慣進行燙染頭髮的人,也應該拉長此行為的期間,讓自己的身體免疫系統及防禦能力,能夠有比較長時間的恢復期,以及排毒的機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學員作品

分校相簿